中國傳統白酒按發酵劑來區分基本分為:大曲酒、小曲酒、麩曲酒。
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大曲?大曲通常是用小麥,有的還加入大麥制成的含有多菌酶類的曲塊。做法是把原料潤濕后制成坯塊,俗稱踩曲子,然后入培養室中自然升溫,根據溫度品溫的高低,又分為低溫曲、中溫曲、和高溫曲,分別應用于不同香型白酒生產中,培養時間大約是1個月,再經過至少三個月的儲存,才能用于釀酒。
大曲酒呢?是用大曲作為糖化發酵劑,進行固態發酵所產的酒叫,大曲酒。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,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,例如茅臺、五糧液、汾酒、劍南春包含各種香型。由于大曲酒完全采用自然界的微生物發酵生香,因此生產過程非常緩慢,所產酒的成分也非常復雜,質量更是千差萬別,形成了中國白酒的多樣性。
小曲是用米粉或米粉、米糠為原料,接入一定量的種曲,加水后制成曲坯,在人工控制合適的溫度、濕度條件下培養,因為曲粒小,統稱“小曲”。
小曲的品種很多,所用藥材亦彼此各異。但其中所含微生物以根霉、毛霉為主。小曲中的微生物是經過自然選育培養的,并經過曲母接種,使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,所以不僅含有糖化菌類,同時含有酵酵菌類。我國南方氣候溫暖,適宜于采用小曲酒法生產,小曲法白酒的生產周期短,香味物質相對也少,因此價格上不如大曲酒貴。例如“江小白”“江津酒”等。
麩曲:是以麩皮為原料,蒸熟后接入純種曲霉或其他霉菌,人工培養的散曲。
特點:制作周期短,出酒率高,節約糧食等優點,所產的酒價位最低。如以前喝的低端二鍋頭通常是以麩曲為發酵劑,酒精串香而成。目前麩曲已經越來越少。比如過去的山莊老酒,上世紀就是麩曲白酒,后來改為大曲白酒。
也有酒廠,按質量好壞,本廠的酒分為“特曲酒”、“頭曲酒”、“二曲酒”等,使消費者認為是誤以為此類酒才是曲酒。
結論提示
固態發酵的傳統白酒大多數都是大曲酒,大曲酒代表了中國的傳統白酒,濃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的酒曲味相對來說大一些,但是小曲酒和麩曲酒也沒有什么不好的,只是口味更單一一些,可能更適宜年輕人飲用,“江小白”就是小曲酒典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