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梁粉碎:需要每顆高粱破碎成4~8瓣。大曲粉碎:粉碎較粗,約為綠豆到黃豆大。將粉碎后的高粱加入原料量55-65%的熱水,夏季75-85℃,冬季80-90℃。要多次翻拌,使吸水勻稱,拌勻后堆積20-24h。堆積時用葦席或麻袋等(用爛的白大褂代替)物覆蓋堆料,每隔5-6h翻拌一次,如發現糝皮干燥,及時加補2-3%的熱水。需要場地衛生,及時攪拌,操作迅速,快翻快拌,既要把糝潤透,無干糝,又要不淋漿,無疙瘩,無異味,手搓成面而無生心。先將輔料清蒸,清蒸時間不少于30min,直至輔料無霉味。原料采用清蒸。蒸料前,先煮沸鍋底水,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或谷殼,然后裝甑上料,需要見汽撒料,勻稱上平。圓汽后,在料面上潑加60℃的熱水,稱為“加悶頭漿”,加水量為原料量的1.5-3%。全部蒸煮時間約為80秒。蒸后的紅糝應趁熱出甑并攤成長方形,潑入30%上下的冷水(最好為18-20℃的井水),使原料顆粒分散,進一步吸水。接著翻拌,通風涼渣,一般冬季降溫到比入缸溫度2-3℃即可,其他季節散冷到與入缸溫度一樣就可以下曲。依據經驗,加曲溫度一般調節如下:夏季20-25℃。加曲量一般為原料量的9~11%上下。